什麼是 望遠鏡
望遠鏡雖然基本原理與普通民用望遠鏡沒有什麼區別,但由於使用環境、觀測對象不同,兩者存在很多區別。
首先,它們的光學系統各有不同。 望遠鏡大多有分划板,夜間使用的其分划板還帶燈光照明。 望遠鏡的出瞳距離比較大,以便觀測者佩帶防毒面具。為防止射擊時撞擊頭部,有的瞄準鏡出瞳距離大到七八十毫米,還要備有軟硬適度的眼罩和護額。
從光學性能和結構性能上來說, 望遠鏡比較優良,可靠性較高,因為它的設計更加審慎,用材質優、工藝考究,例如像質好、雜散光少,放大倍率與入瞳大小匹配以達到 分辨率。 望遠鏡的外殼採用金屬而不用塑料,以確保長期使用后不開裂、不變形。與之相比,普通民用望遠鏡在密封和用材方面要差些,有的不僅是塑料殼,甚至內部鏡片也用塑料製造。
由於質量要求高, 望遠鏡在出廠前都要經過環境試驗,一般包括振動試驗、高溫(十55℃)試驗、低溫(一45℃)試驗、淋雨或浸水試驗、氣密試驗。經過這些試驗,產品性能仍能保証在規定範圍內的才能出廠。有的產品鏡體內還自帶乾燥器,出廠前抽出空氣再灌入乾燥空氣或氮氣,有效地防止日後內部鏡片長霉生霧。普通民用望遠鏡一般不做環境試驗,或僅做部分試驗。這一點是人們從市場上難以了解到的,僅從產品外貌上也看不出來。
由於這些區別, 望遠鏡的設計製造要投入高得多的成本,所以其售價也比普通民用望遠鏡高。
望遠儀器:絕大多數野外 光學儀器以望遠鏡為基本原色具有望遠鏡的基本特點。通常我們所說的 望遠鏡限指手持、雙筒、以觀察搜索為主要目的的望遠鏡,其工作原理、外觀和普通民用望遠鏡沒有多大區別。由於用途不同,其它 望遠儀器具有不同的名稱,例如瞄準鏡、光學測距儀、炮隊鏡、方向盤、周視鏡、潛望鏡、偵察經緯儀等等。這些儀器都具有觀察搜索遠距離目標的功能,同時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
瞄準鏡種類繁多,用於輕武器、火砲、坦克、飛機、艦艇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利用望遠鏡中設置的分划板,在分划板上刻上相應的瞄準分划或標誌。有的刻有多個分划標誌,用來裝定彈道修正量、運動目標提前量、橫風修正量。有的刻有測距和測高分划標誌。隨着電子技術、傳感器和計算機的發展,瞄準鏡的分划已不限於傳統的分划板了,瞄準點將由計算機產生,再“注入”望遠鏡中或屏幕上,而瞄準點的裝定修正將自動完成。此外,有的瞄準鏡兼有穩像功能,可以讓載體在行進中進行瞄準射擊。
光學測距儀與上述的利用分划板測距的望遠鏡不同,它由左右兩個分布間距較大的兩支望遠鏡組成。由於左右兩物鏡對目標的位置有差異,目標在兩物鏡像平面上的像位置也有微小差異。測量這個微小差異就能換算出目標距離。測量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移動右支像去與左支像重合,稱為合像式光學測距儀;另一種是借助人眼的立體視覺使左右兩支像合影,比較立體像的縱深,稱為體視光學測距儀。光學測距儀的測距精度隨目標距離增大將顯着降低。為提高精度,不得不增大左右支物鏡的距離,增加望遠鏡的放大倍率,這就導致儀器尺寸太大而笨拙。因此,近年來光學測距儀已逐漸被激光測距儀所代替。
炮隊鏡也稱剪形鏡,配置兩個左右分布的有潛望高的望遠鏡。兩鏡合攏后可獲得 潛望鏡高度,檢查,以及測量目標的距離、高度、方位。它操作簡便,而且不受雨、霧及黑夜的影響分開后即增大兩個入射瞳孔的距離,可以進行測距,提高儀器的體視放大率。它也能俯仰和水平轉動,測量方位角。方向盤配置的是單筒望遠鏡,另外還配有一個指北針,而且望遠鏡可以俯仰和水平轉動。借助方向盤可以標定目標的磁北方位角和地理方位角。炮隊鏡和方向盤一起用來佈置陣地的炮位,是牽引火砲砲兵中常見的設備。
周視鏡不同于一般的折軸望遠鏡,它內部的稜鏡或反射鏡按一定的規律轉動,把不同方位的目標像引到固定的觀測位置,同時還能保持目標像處於正立狀態,這樣觀察者就可以在保持不動的情況下環視360。。
隨着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某些望遠儀器已經被逐漸淘汰,但望遠鏡的基本成像原理仍舊在軍事觀測、制導中得到廣氾應用。
中國的 望遠鏡
1.採用了 成象質量設計和寬帶膜工藝,使用優質光學材料生產,使本產品在觀察亮度、像質和物像顏色的真實性等方面明顯優于國內外同類望遠鏡,透過率高達75%,成像清晰。
2. 高純度氮氣保護,專業防水, 密封性能高,內部可承受240Kpa超壓,可浸水1.5m深。
3.工作溫度範圍-43℃~+55℃。
4.能經受強烈顛簸和振動,可承受20G個以上的重力加速度的衝擊。
5.震動5-55-5Hz.
6. 完全達到並超過美軍標(MIL-STD-810)或者國軍標GJB150的要求.
7. 採用組件化設計,馬可羅尼材料結構,牢固耐用,防震性抗衝擊性能優于金屬結構產品。
玻璃的分類
玻璃是指由熔融物採用一定的冷卻方法而獲得的一種非晶形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
玻璃的特性是具有良好的光學效果、透光、透視、硬度高、脆性大、熱穩定性差、化學穩定性優良。特製玻璃還具有吸熱耐熱、防爆、防彈、導電、激光、防輻射等一系列特殊性能。加之,原料來源豐富、生產工藝簡單,所以,玻璃在日用器皿和建築工程中被廣氾採用,而且已逐步發展成為儀表、光學、化工、機電、電氣電信、交通運輸、國防等工業部門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工程材料。
這裡主要介紹無色光學玻璃的分類:(參考文獻:GB903-87 無色光學玻璃)
系列
無色光學玻璃分為兩個系列:
A 普通光學玻璃系列(P系列),其牌號如下表;
FR1 | FK2 | |||||||||||||
QK1 | QK2 | QK3 | ||||||||||||
K1 | K2 | K3 | K4 | K5 | K6 | K7 | K8 | K9 | K10 | K11 | K12 | K16 | ||
PK1 | PK2 | |||||||||||||
Bak1 | Bak2 | Bak3 | Bak4 | Bak5 | Bak6 | Bak7 | Bak8 | Bak9 | Bak10 | Bak11 | ||||
ZK1 | ZK2 | ZK3 | ZK4 | ZK5 | ZK6 | ZK7 | ZK8 | ZK9 | ZK10 | ZK11 | ZK14 | ZK15 | ZK19 | ZK20 |
Lak1 | Lak2 | Lak3 | Lak4 | Lak5 | Lak6 | Lak7 | Lak8 | Lak10 | Lak11 | Lak12 | ||||
TK1 | ||||||||||||||
KF1 | KF2 | KF3 | ||||||||||||
QF1 | QF2 | QF3 | QF5 | QF6 | QF9 | QF11 | QF14 | |||||||
F1 | F2 | F3 | F4 | F5 | F6 | F7 | F12 | F13 | ||||||
BaF1 | BaF2 | BaF3 | BaF4 | BaF5 | BaF6 | BaF7 | BaF8 | |||||||
ZBaF1 | ZBaF2 | ZBaF3 | ZBaF4 | ZBaF8 | ZBaF11 | ZBaF13 | ZBaF15 | ZBaF16 | ZBaF17 | ZBaF18 | ZBaF20 | ZBaF21 | ||
ZF1 | ZF2 | ZF3 | ZF4 | ZF5 | ZF6 | ZF7 | ZF8 | ZF9 | ZF10 | ZF11 | ZF12 | ZF13 | ZF14 | |
LaF1 | LaF2 | LaF3 | LaF4 | Laf5 | LaF6 | LaF7 | LaF8 | LaF9 | LaF10 | |||||
ZLaF1 | ZLaF2 | ZLaF3 | ZLaF4 | |||||||||||
TIF1 | TIF2 | TiF3 | TIF4 | |||||||||||
TF1 | TF3 | TF4 | TF6 |
B 耐輻射光學剝離系列(N系列),其牌號如下表:
K502 |
K505 |
K507 |
K509 |
K510 |
|
|
|
|
BaK503 |
BaK502 |
BaK501 |
BaK506 |
BaK507 |
BaK508 |
|
|
|
ZK501 |
ZK503 |
ZK505 |
ZK506 |
ZK507 |
ZK508 |
ZK509 |
ZK510 |
ZK511 |
KF501 |
KF502 |
|
|
|
|
|
|
|
QF502 |
QF503 |
|
|
|
|
|
|
|
F502 |
F503 |
F504 |
F505 |
F506 |
|
|
|
|
BaF502 |
BaF503 |
BaF504 |
BaF506 |
BaF508 |
|
|
|
|
ZBaF501 |
ZBaF502 |
ZBaF503 |
ZBaF504 |
ZBaF505 |
|
|
|
|
ZF501 |
ZF502 |
ZF503 |
ZF504 |
ZF505 |
ZF506 |
|
|
|
類型
根據折射率nd和色散係數vd領域中的位置,無色光學玻璃分為18種類型。
玻璃類型 |
|||
代號 |
名稱 |
代號 |
名稱 |
FK |
氟冕玻璃 |
QF |
輕火石玻璃 |
QK |
輕冕玻璃 |
F |
火石玻璃 |
K |
冕玻璃 |
BaF |
鋇火石玻璃 |
PK |
磷冕玻璃 |
ZBaF |
重鋇火石玻璃 |
BaK |
鋇冕玻璃 |
ZF |
重火石玻璃 |
ZK |
重冕玻璃 |
LaF |
鑭火石玻璃 |
LaK |
鑭冕玻璃 |
ZLaF |
重鑭火石玻璃 |
TK |
特冕玻璃 |
TiF |
鈦火石玻璃 |
KF |
冕火石玻璃 |
TF |
特種火石玻璃 |
玻璃按什麼質量指標分類別和級別
玻璃按下列各項質量指標分類和級別:
A 折射率、色散係數與標準數值的允許差值;
B 同一批玻璃中,折射率及色散係數的一致性
C 光學均勻性;
D 應力雙折射;
E 條紋度;
F 氣泡度;
G 光吸收係數
H 耐輻射性能(N系列玻璃)
了解望遠鏡的幾種鍍膜配置
通常望遠鏡上會有內部鏡片鍍膜的標示 ,表示這雙筒鏡的光學品質。其鍍膜的種類如下:
Coated Optics ( 鍍膜 ) :是一種最初級的增透膜。它表示至少在一個光學面上鍍有單層增透膜,通常是在兩個物鏡和目鏡的外表面上鍍膜。
Fully Coated ( 全表面鍍膜 ) :所有的鏡片和稜鏡都鍍了單層膜,但如在目鏡中使用了光學塑料鏡片,則此塑料鏡片可能並未鍍膜。
Multi-Coated ( 多層鍍膜 ) :至少在一個光學面上鍍有多層增透膜,其它光學面可能鍍了單層膜;通常只在兩個物鏡和目鏡的外表面上鍍多層膜。
Fully Multi-Coated ( 多層全光學面鍍膜 ) :所有的鏡片和稜鏡都鍍有增透膜,一些廠商在所有的光學面都鍍了多層膜,「而另外一些只在部份光學 面鍍多層膜,其它表面仍鍍單層膜」。
在購買望遠鏡時,可以通過最簡單的肉眼觀測方法來選擇光學品質好的。
可以選擇多架望遠鏡對比觀察,看景象的明亮度,越明亮清晰的光學品質越高。
雙目望遠鏡的倍率與視場
大部分雙筒望遠鏡的倍率都會標明在望遠鏡的機身上,有的還會註明望遠鏡的實際視場角度。怎麼認識自己所購望遠鏡的倍率和視場性能呢?
例如8×30,鏡體上標做8X30 FIELD OF VIEW7.5°,說明此雙筒望遠鏡可以將1000米遠的目標,拉近到離您125米用肉眼看的感覺(1000 /8),若是7×50的雙筒望遠鏡,可將700米遠的物體,拉近到距離100米來看的感覺(700/7),這個8和7就是放大率為8倍和7倍,乘號後面的30和50代表雙筒鏡的物鏡通光孔徑分別為30毫米和50毫米。
以8×30規格為例,其視場角標為7.5度。就表示距離觀察目標1000米時,望遠鏡觀察到的視場範圍角度是7.5度,也可換算得132米。
怎樣使用計算尺
選擇被測距位置的物體作測距目標,目標尺寸為20m,將目標放在分划板的刻線內,刻線顯示讀數4.
旋裝物鏡方向的計算尺,將Angle標誌圈的讀數4對準Object size指標環上的▲尖角.
這時候看讀數20(目標尺寸)對應的刻線顯示550,這樣就測量出目標物體與測距點之間的距離為550m。
....1 選擇被測距位置的物體作測距目標,觀測點離目標距離600m,將目標放在分划板的刻線內,刻線顯示讀數2.
....2 旋裝物鏡方向上的計算尺,將Angle標誌圈的讀數2對準Object size指標環上的▲尖角.
....3 這時候看讀數600所指的刻線顯示12,這樣就測量出目標物體的高度為12m。
常見的帶轉像系統的望遠鏡結構示意圖
95式 望遠鏡:規格7X40
95式 望遠鏡是我國軍隊 裝備的望遠鏡,它的各項技術指標比以往的產品都有了較大提高,1997年香港駐軍裝備的就是這種望遠鏡。
95式 望遠鏡在定型前,有7×40(放大倍率為7倍,物鏡直徑為40mm)和7×50兩種型號供軍方選擇,最終軍方選定了7×40型。它是一種帶分划板的高密封雙目望遠鏡,具有視場清晰、亮度高、像質優良、景像顏色逼真、適應範圍廣等特點。主要用於偵察敵情、地形,搜索目標,觀察射擊效果及戰場情況,並可利用鏡內的分划概略測量目標的方向角、高低角和距離。其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產品,能在各種惡劣環境條件下使用,因此,被廣氾應用在軍事、公安、交通、運輸、林業、航空、電力、勘探等領域。
這種望遠鏡沿用了傳統的金屬殼體,較重的殼體對獲得穩定的觀察圖像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同時也使其具有較好的防震、防撞性能。採用左右獨立的兩支光學系統,需要分別調整視度分划手輪(轉動目鏡),直至清晰地看到遠方目標。在右支光學系統中裝有分划板(圖1),這種分划板除了傳統的十字密位,新增加了利用視距曲線測距的功能,可以快速讀出2m左右高度的物體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在戰場上,這對爭取反應時間有很重要的實際意義。
淡藍色的物鏡、目鏡鏡片顯示了它卓越的品質。該 望遠鏡的 優勢在於,在設計之初,就瞄準了當時世界上 水平的制鏡工藝,採用了高科技鏡片塗層技術——MC塗層。MC塗層鏡片可以讓使用者在各種光線下觀察到比肉眼看到的清晰得多的目標效果,同時可減少有害的紫外線,使眼睛感到涼爽和舒適。
95式 望遠鏡還採用了黃色濾光鏡,這是一種在霧天、雪天、煙霧或強烈陽光下即插即用的濾光目鏡,使用起來非常方便。鏡內充滿了氮氣,鏡片間以氮氣相隔,使望遠鏡具有很好的防霧、防霉性能,可以適應-43℃~55℃的溫度變化,同時它也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該望遠鏡的另一顯着特點就是,能有效保護使用者的眼睛,不受探測設備發出的激光所傷害。
主要技術指標
放大倍率: 7×
視場: 8°
出瞳直徑: 5.71mm
出瞳距離: 22.2mm
視度調節範圍: ±5屈光度
距調節範圍: 56~72mm
分辨率: ≤7″
外形尺寸(189~199)mm×69mm×(140~147)mm
望遠鏡質量:≤1.0kg
全套質量:≤1.8kg
望遠鏡曆史
軍品收藏種類繁多,小到臂章帽徽,大到飛機大砲都有人收藏, 望遠鏡自然不會被愛好收藏的軍迷遺忘,當然,與其他軍品收藏相比, 望遠鏡的收藏自有其獨特之處。筆者作為一名 望遠鏡燒友,結合 望遠鏡的特點和自身體驗,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 望遠鏡收藏的一些知識。
望遠鏡的發展概況
要收藏 望遠鏡,當然要對 望遠鏡的發展情況要有一些了解, 望遠鏡的種類很多,從實用角度出發,本文介紹的是適宜收藏和使用的雙筒手持 望遠鏡。
早期的 望遠鏡都是伽利略結構的,此種望遠鏡雖然結構簡單,透光率高,但倍數和觀測視場都很小。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 望遠鏡已用普羅稜鏡結構成功解決了倍數和視場的問題,從一戰開始到二戰結束這個時期的 望遠鏡以方便攜帶的6×24、6×30、8×30為主,這與當時步兵主要是徒步作戰有很大關係,海軍和裝甲部隊則主要裝備7×50、10×50這些觀測穩定性好但尺寸和重量較大的望遠鏡。這一時期的 望遠鏡都採用金屬作為鏡體材料,早期多使用黃銅,後期則更多的使用鋁合金,由於當時人們認為沒有必要在 望遠鏡上使用昂貴的鍍膜加工工藝,所以這一時期的望遠鏡多沒有鍍膜。
在冷戰和后冷戰時代, 望遠鏡的使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望遠鏡的設計思想也有了較大的改變。首先是機械化的實現,使用者經常要在顛簸車的上使用望遠鏡,這就對望遠鏡的觀測穩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於是7×40、7×50規格的望遠鏡成為了主流。其次是核生化戰爭的陰影讓人們設計望遠鏡時不得不考慮配帶防毒面具時的使用,於是可以翻折(昇降)的目鏡罩越來越多的出現在 望遠鏡中,這種設計也迅速的被民用望遠鏡採用,以方便戴眼鏡的用戶。而鍍膜技術、穩像技術、鏡體包膠、非金屬材料、激光防護等新技術的廣氾使用也大大提升了 望遠鏡的性能。進入信息時代后,各類 偵測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瞭望遠鏡的作用, 望遠鏡也沒有出現質的飛躍和變化,但在可以預知的未來,作為一種近距離觀測儀器, 望遠鏡仍會繼續發揮着重要作用。
國內常見的 望遠鏡簡介
目前,國內軍迷因經濟能力和收藏渠道的限制,能夠接觸和收藏的 望遠鏡並不多,筆者總結了一下,常見的大約有以下幾個系列。
經典的蔡司系列
國內常見的蔡司 望遠鏡按來源一般分三類, 類是國民政府時期進口的。這些望遠鏡主要是在19世紀30年代實施裝備制式化時進口,規格以6×30和8×30居多,其中8×30規格主要裝備砲兵部隊,除蔡司廠的標準標識外,有的鏡肩上一般刻有“德國制、蔡司”字樣和裝備部隊的番號、名稱等。此批望遠鏡部分毀于戰火,有些被我軍繳獲繼續使用,如 戰爭時期周恩來使用的就是一台繳獲的8倍蔡司鏡,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也使用過一台6倍蔡司鏡。由於年代久遠,現存的大多破舊不堪,且被翻新過多次,沒有翻新且品相較好的極少。但因為數量稀少,加之曆史背景濃重,所以筆者認為這類望遠鏡品相一般的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第二類是建國初期從東德進口的蔡司望遠鏡,也是國內軍迷最常見的蔡司 望遠鏡。此類蔡司望遠鏡是東德蔡司耶拿工廠生產的,因鏡肩刻有我軍的“八一”軍徽,軍鏡迷們一般稱之為八一蔡司,部隊則在其倍數前加國別稱呼,如德六、德八等。八一蔡司做工精良,光學性能優異,常見的規格有6×30、8×30、7×50、10×50,15×50幾種。6×30和8×30主要裝備陸軍部隊,數量 ,主要裝備海軍的7×50數量就相對較少,而裝備高級指揮員的10×50和15×50更是少之又少。6×30有早期型和晚期型之分,早期型的目鏡罩是為經典的碗狀,後期型則改為直桶狀。經歷50餘年的風雨,八一蔡司現已逐步退役,成為軍迷手中的珍貴收藏。雖然是50多年前的產品,但大部分八一蔡司仍保持其原有的性能,是收藏使用 選擇。
第三類是從國外購入的蔡司望遠鏡。這類望遠鏡有些是出國旅遊、留學或居住人員從國外購入,有些是鏡友通過EBAY網購買的,國外購入的蔡司望遠鏡型號規格較多,基本覆蓋了蔡司的大部分時期的大部分產品,除常見的東德蔡外也有西德生產的卡爾蔡司,還有國內少見的DF、EDF等。這些境外購入的蔡司望遠鏡,開拓了國內軍迷的視野,也為國內收藏圈注入了新鮮血液。
結實耐用的甦系 望遠鏡
戰爭初期,甦聯對向中國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援助,其中是否有望遠鏡等光學儀器不得而知。而建國初期,中國向甦聯進口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其中就包括大批 望遠鏡,現在比較常見的有Б6×30和Б8×30,同蔡司鏡一樣,部隊在這些望遠鏡前冠以國別以示區別,分別稱為甦6和甦8等。甦聯望遠鏡與蔡司望遠鏡相比做工要粗糙一些,光學也稍差,但整體素質還是比較好的,結實耐用是其 優點。Б6與早期蔡6一樣,都使用碗狀目鏡罩,不同的是甦聯供給我國的Б6多為銅制,重量較大,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些生產年代較早的還刻有鐮刀斧頭圖案。Б8是甦聯仿製德國蔡8的產物,除做工和光學稍差外,同蔡8沒有太大的區別。根據鏡肩標識的不同,國內常見的Б8可分為甦聯Baigish廠生產的和羅馬尼亞生產的產品。Б8觀紅外望遠鏡是在鏡體內加裝了紅外感光屏,在夜間可以接收到主動紅外線,從而發現正在使用主動紅外夜視儀的目標。有趣的是,觀紅外望遠鏡似乎是當時東方陣營的專利,除甦聯外、中國、波蘭、東德等國都研製並裝備了觀紅外望遠鏡,而西方國家似乎沒有裝備過這種望遠鏡。這大概與西方陣營大量裝備主動紅外夜視儀有關吧。在進口甦聯望遠鏡的同時,我國還從東歐進口過一些望遠鏡,比如捷克生產的ХЪК6×30、ХЪК8×30望遠鏡等,但捷克生產的望遠鏡更加粗糙,連飾皮都沒有,鏡身僅塗有黑漆,性能也不出眾。
繳獲的M系望遠鏡
抗戰和內戰時期,國民 軍隊裝備了大量的美式M系望遠鏡。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繳獲了大批的美式望遠鏡,以M3式6×30和M16式7×50的居多,比如羅榮恆元帥使用的就是M3型6倍望遠鏡,而胡奇才中將使用是M16型7倍望遠鏡。這些繳獲的望遠鏡編入現役后,不斷的維修翻新,直至退役,所以現存沒有翻新的很少。隨着近年來對外交流的加強,也有一些美式望遠鏡從國外流入,除常見的M3、M13、M16、M7等,還有採用了模塊化設計的M19和具有激光防護功能M22等,這些望遠鏡的品相就要好許多,一般都沒有被翻新過。綜合來看,美式望遠鏡的性能與德制望遠鏡一樣 ,不同的是美式望遠鏡以堅固着稱,其稜鏡室只能從上面打開,粗壯而堅固,受到外力撞擊時不容易變形,稜鏡不容易移位。
戰爭時期,我軍也繳獲了大量的日式望遠鏡,如常見的十三年式6×24望遠鏡,但由於品相好的已不多見,也就不多介紹了。
博取眾長的國產 望遠鏡
我國的軍事光學工業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經70多年的不懈努力,從最初的驗收修理髮展到了現在完全自主研製開發。國產 望遠鏡一直是國內軍迷的主流收藏品,按生產順序,常見的國產 望遠鏡約有如下幾種:
中正式6×30望遠鏡。中正式望遠鏡是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 款 雙筒望遠鏡,誕生于抗戰最艱苦的1939年4月,由中國光學創始人龔祖同和金光路設計。根據生產時間和鏡身標識的不同,中正式望遠鏡可分為“昆明二十二”和“中正式”兩種。“昆明二十二”也稱為“昆鏡”,早期命名為“敬之式” ,其鏡身塗黑漆,是1939年至1941年由22工廠生產。該鏡採用當時歐洲流行的矩形框標識,左肩框內上標“雙望”下標“6×30”字樣,右肩框內上標“昆明”下標“二十二”字樣,中軸下蓋刻編號。“中正式”是1942年22工廠同51工廠合為53工廠後生產的,鏡身塗綠漆,左肩稜鏡蓋刻橢圓形標識框,框內上標篆書“中正式”下標篆書“五十三”字樣,標識框以下用篆書標“兵工署制”字樣,右肩刻一橢圓形測距標識,中軸下蓋刻編號。兩款望遠鏡雖然標識不同,但結構卻完全相同,共生產了23507具,其中1939年至1941年由22工廠生產1866具,解放后1950年至1954年生產了4429具,其餘的均是由53工廠生產的“中正式”。中正式望遠鏡是中國光學工業的起點,其綜合性能基本達到了當時國際水平,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工業基礎薄弱的中國能自行研製生產這種水平的望遠鏡是非常不容易的。值得一提的是,內戰時期53工廠還生產了單筒 “中正式”望遠鏡,單筒中正式飾皮為細顆粒狀,且無分划板,僅生產了430具,是非常少見的珍貴藏品。
62式8×30望遠鏡。62式望遠鏡是建國后我國大批量生產的 種 望遠鏡,國內多個廠家均有生產,但產量 要數298廠,至今仍有小批量生產。該鏡是依照甦聯技術仿製的,除沒有觀紅鈕以外,其造型與Б8觀紅非常相似,並根據國內實際增加了乾燥艙以提高防潮性能。62式的性能與Б8望遠鏡相似,但298廠生產的偏黃程度較重,一般認為方框“江”字標識的62式光學性能 。同Б8望遠鏡一樣,62式也生產了觀紅外型,在越南戰爭中提供給北越軍隊使用。作為主流裝備,62式望遠鏡在服役40多年後將逐漸被更 的95式取代,但由於62式的產量和庫存量驚人,估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62式望遠仍將繼續存在於我軍的裝備序列中。298廠生產的62式按鏡體標識不同,大致可分為早期型、中期型和後期型三種,早期型標“六二式”、中期型標“62式”、後期型標“62-8WYJ”據說後期型的光學性能有了改進,其標誌性的偏黃嚴重的缺點也有所改善。
74式7×50望遠鏡。中甦交惡后,我國失去了從甦聯和東歐進口望遠鏡的渠道,為滿足部隊的需要,我國參照蔡司7×50望遠鏡設計了74式望遠鏡。74式望遠鏡性能大致同蔡司7×50相當,主要裝備海軍部隊。同樣參照蔡7設計的望遠鏡還有保定、常光等,但由於后兩款基本不屬於 望遠鏡,這裡就不贅述了。
88式12×42望遠鏡。88式望遠鏡是我軍裝備的 一種美式稜鏡結構的望遠鏡,也是 種高密封望遠鏡,主要裝備武警部隊。
95式7×40望遠鏡。作為剛列裝不久的新裝備,外形參考了西德的蔡司望遠鏡95式博眾家之長,具有光學性能優異、尺寸適中、規格合理、環境適應能力強的優點,特別是該鏡優異的光學表現使每個使用過它的人都有過目不忘的感覺。由於是新裝備,軍迷們收藏到的都是民用的高密封或軍轉民版本,真正裝備部隊的軍版95式的性能仍是一個迷,但可以肯定的是軍版95的性能肯定不低於民版的。據說軍版95式具備防激光功能,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說明95式已成功解決了光學性能和防激光設計之間的矛盾,因為防激光設計的實質就是阻擋特定波段的光線透過,這與望遠鏡要盡可能增加光線通過率的原則相背,所以具備防激光功能的望遠鏡一般要犧牲光學部分光學性能, 代表性的就是美軍裝備的M22B、M22G望遠鏡,其偏色程度非常嚴重,幾乎到了影響正常觀測的地步。
T98式7×50望遠鏡。與頻頻出鏡的95式相比,T98式的處境是尷尬的。在部隊大批換裝95式的時候,T98式只得到了象征性的定貨,當95式頻繁出現在軍演場上時,T98只有一次出現在貴賓的觀摩席上。但這並不能說明T98式不是一款 的 望遠鏡,筆者認為只是生不逢時罷了,雖然T98式的光學性能略遜于95式,但其模塊化設計在國內卻是 的,如果早誕生幾年的話,相信一定會在我軍的光學裝備T98式會佔有重要的一席。
除以上所列,我國生產和裝備的 望遠鏡還有78式、81式、HJG98等等,但由於這几款並不多見,也就是不再詳細介紹了。
怎樣收藏 望遠鏡
說完了 望遠鏡的發展和常見的 望遠鏡,筆者再根據自己的經驗教訓談一下在 望遠鏡收藏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一般來說,收藏 望遠鏡應該注意幾點:
理智區分用途,客觀看待軍品
由於 品質量過硬,性能優良,所以大家通常會認為 品優于民用品,認為 望遠鏡不論是光學還是質量都是 ,其實這樣的觀點並不正確。 望遠鏡首先考慮的是望遠鏡的環境適應性,要求能在各種惡劣環境下使用,所以對望遠鏡的密封性、抗衝擊能力、堅固性和耐用性以及鏡體尺寸和重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光學性能往往放在相對次要位置。而且為了實現某些特殊性能或達到特定指標, 望遠鏡常常會犧牲部分光學性能來換取,如前面所說的防激光功能就需要犧牲透光率,加上很多 望遠鏡年代久遠,光學玻璃不同程度老化,已不能保持 狀態,而且 望遠鏡普遍配備了測距用的分划板,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遮擋觀測視線,對觀測效果也有影響。所以 望遠鏡的光學性能往往不及同檔次的民用望遠鏡,並不適合追求光學性能的軍迷使用。軍迷在購買 望遠鏡前應理智的區分自己的需求,如果是側重使用的話,同樣的錢可以買到綜合性能更好的民用望遠鏡,現在許多防水、抗震的民用望遠鏡以及各 光學廠按 標準生產的民用望遠鏡都完全適應戶外運動的使用要求,而不必執着于軍品。
分清真偽,明辨優劣
在當前軍品收藏日漸紅火的情況下,一些不良商人製造了一些迷彩色或迷彩包裝的偽劣望遠鏡,在鏡體上做上紅星、子彈、飛機、大砲等,裝上粗糙的分划板,把物鏡鍍膜故意做成反光強烈的紅膜,聲稱具有紅外夜視功能,冒充 望遠鏡高價出售給軍迷。更有甚者弄一輛212吉普,穿一條軍褲在公路邊上假冒軍人或軍工廠工人,兜售所謂偷出來的 望遠鏡。利用這些騙朮,往往可以把價值几十元的偽劣望遠鏡賣到几百甚至上千元。
其實,識破這些騙朮很簡單。首先, 望遠鏡很少有迷彩塗裝的, 望遠鏡多為單色,以黑色居多,也有綠色,只有極少數使用迷彩塗裝,如迷彩包膠的95式。其次, 望遠鏡的鏡身標識非常簡潔,一般只有簡單的型號、生產廠家編號、鏡身編號,不會弄得花里胡哨的。第三,根本沒有所謂的紅外望遠鏡。紅外夜視儀不僅價格昂貴,結構造型也與普通望遠鏡大相庭徑,可以輕易區分。鍍膜的目的是增加透光率,除非是有特殊要求,一般 望遠鍍膜的反光都非常弱,強烈反光的鍍膜只會使透光率下降,不旦會造成光學性能惡化,還非常容易暴露目標。第四,在部隊管理中,望遠鏡是重要裝備,任何一台都編號歸檔管理,責任到人,不可能被輕易偷出。而工廠的管理更是嚴格,包括零件都編號管理,損坏了也要拿坏件去調換,整件偷出簡直是癡人說夢。
軍迷在收藏望遠鏡時,不僅要會分辨真假,還應該會分辨翻新望遠鏡和原品望遠鏡。我軍一向艱苦樸素,對損坏嚴重的設備進行翻新處理是延續其服役期的重要手段。翻新過程中一般都要對鏡體重新上漆、鍍膜、刻字、並對損坏的零件進行修理或更換,以恢復其使用功能。但翻新過程也是個破坏過程,不僅破坏了原鏡的風貌,而且有可能更換零件和鏡片,所以一般認為翻新過的望遠鏡並不適宜收藏,只適合使用,但有些存世量很少又有特殊意義的望遠鏡,雖然經過翻新,但如果沒有更換鏡片和零件的話,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相對於翻新鏡而言,沒有翻新過的稱為原品鏡,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翻新鏡常見于八一蔡司、甦系列、繳獲的M系列、中正系列、62系列等望遠鏡,一些國外的望遠鏡也偶見翻新。由於翻新鏡和原品鏡的價格差異和收藏價值也非常大,所以軍迷在收藏望遠鏡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些識別的方法。以八一蔡司為例,大部分翻新的望遠鏡鏡體漆層較厚、鏡身標識字體較粗、字體顏色較白、刻字中個別字母與原品有明顯區別、鏡片鍍膜明顯、無封邊,有些飾皮還被油漆過。但也有些翻新水平較高的望遠鏡的翻新特征不明顯,一般軍迷難以分辨,此時 是請行家來辨別。比如到“北旅論壇”、“俄網”等專業玩家論壇發貼請 玩家鑑別,當然, 價格是 衡量尺度,翻新鏡的價格一般只有原品鏡的一半。
除了翻新外,近年來一些商人也用國產鏡進行加工改造后冒充八一蔡司鏡,矇騙軍迷。最常見的就是八一蔡7。由於八一蔡7性能優異且數量較少,沒有翻新過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該鏡一直都是各軍鏡迷的收藏熱點。有些不良商人就趁機用國內參照蔡七設計的望遠鏡加工改造成仿冒的八一蔡7,如前面所說的74式、保定、常光等。這些望遠鏡在外觀上與蔡七極為相似,不同的僅僅是稜鏡蓋上的標識和中軸蓋上編號等細節。仿冒的八一蔡七雖然不容易分辨,但畢竟是兩種不同的望遠鏡,在細節上還是可以分辨的,如八一蔡七的飾皮紋路同仿蔡七的有明顯差別,將兩者放在一起就能輕易識別,而八一蔡七的挂環橫截面為多邊型,仿蔡7的為矩形,八一蔡7的鏡片有封邊,仿蔡7的沒有封邊。最明顯的莫過於價格了,一般來說光學性能正常,鏡片無損傷,外觀中等的無翻新蔡7價格多在1500以上,而仿蔡7的價格多在1000以下,要知道天上掉餡餅的機率是畢竟非常之小。
保持良好心態,合理分配資源
望遠鏡結構簡單,稍有技術能力的國家都可以自行研製生產,再加上不同時期的產品和改型, 望遠鏡的種類真可謂數不勝數。所以望遠鏡收藏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目的,貪多求全。見什麼喜歡什麼,見什麼好收什麼,這樣既浪費財力,又沒有章法。筆者認為按國家、按規格、按系列等進行收藏比較合理一些。
整體來說,國內軍品收藏起步時間不長,軍迷的組成主要是經濟能力不強的年青人甚至學生,這就決定了 望遠鏡的升值保值空間很小,如果想*收藏 望遠鏡升值保值的話,筆者建議還是去收藏古玩字畫比較穩妥一些。再者說,如果帶有經濟目的搞收藏,會造成本末倒置,迷失收藏的方向,失去收藏的真正樂趣。所以,收藏 望遠鏡的玩家不能為了擁有而收藏,更重要的是通過收藏增長自己的見識,這纔是收藏的真正樂趣,切忌重藏不重玩。
軍品收藏的目的是陶冶情操,豐富生活,增長知識,但不論是收藏什麼都應分清主次,切不可過度沉迷,更不能玩物喪志,一定要量力而行,因為擁有多少收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擁有收藏的樂趣。
解析國產 望遠鏡與西方 望遠鏡的差距
進入上世紀80、90年代,在歐、美、日、韓的部隊的 望遠鏡普遍向電子化發展。望遠鏡的功能有了本質的變化。出現了一系列新概念望遠鏡,新產品研發層出不窮。
為代表的新技術有:內置微電腦芯片,自動調節照度(物體的明暗度自動調節,用望遠鏡看太陽不刺眼。在黑暗的環境中能清晰看見物體)、自動對焦(自動使畫面變的清晰)、對焦不置后(有的對焦反應時間只有0.0几秒,對焦置后肉眼感覺不到)、電動連續變倍(目標可拉進放大)、視頻傳輸功能望遠鏡(西方未來單兵作戰子系統)、激光通訊功能(美國已研製出工程機型,可數據傳輸語音視頻信號)、液晶顯示(在目鏡內又上方顯示目標圖象,方便參考圖片查找目標)、機械自動穩像(觀察遠處物體,不用連接三腳架,畫面自動穩定,不隨雙手抖動;在汽車內畫面不隨顛簸抖動。)、激光測距(望遠鏡內自動數字顯示目標距離)、多光軸望遠鏡(在普通望遠鏡上加裝夜視儀如微光夜視儀或熱成像儀,如意大利未來士兵系統.)、電子羅盤望遠鏡(能精確測量目標方位角度)、防激光望遠鏡(特殊鏡片阻擋激光對眼睛的傷害)、蜂窩防反光物鏡照(不但畫面清晰,而且物鏡不會反光)。
可是我國陸續裝備的望遠鏡看不到電子化的苗頭, 裝備特種部隊還是95式機械調諧的望遠鏡,而且和國外機械調諧望遠鏡相比技術跟進不足。
望遠鏡的使用
望遠鏡用於觀察戰場、研究地形地物和偵察目標;還可用右目鏡中的密位分划進行簡易測量。
望遠鏡的放大倍率一般分三等:中倍率(6-10倍)、大倍率(10-20倍)和變倍率(德式20-40倍,國產25-40倍)。 望遠鏡過去以6倍、8倍居多,現在7們的 望遠鏡頗為流行(理由為人的目視距離約7km)
除美國、德國之外,俄羅斯、中國相繼研製了7倍 望遠鏡並裝備部隊。望遠鏡並非放大倍率越大越好,放在倍率超過10倍,通常應安裝在三腳架上使用,如果僅用胳膊支撐使用,手的顫抖對觀察的影響就很嚴重,觀察效果就會變差。另外在評價選用望遠鏡時,還應考慮幾何光力的大小。一般地,小光力望遠鏡(出瞳直徑為2-3mm),適於良好照明條件下使用;中光力(出瞳直徑為3-4mm)適於一般照明條件下使用,如我軍62式8倍觀察紅外望遠鏡(出瞳直徑為3.7mm);高光力(出瞳直徑為4-6mm)不僅適合白天使用,而且適合於黎明及黃昏低照度條件下使用,如我軍新式的Y/GG95-7型望遠鏡(出瞳直徑為5.71mm)。
使用望遠鏡,首先要裝定視度。手持望遠鏡向千米以外的遠目標觀察。分別對左、右眼進行裝定,轉動目鏡視度轉螺直至清晰為止,記住視度的分划數。繼而裝定目距。雙眼通過望遠鏡進行觀察,並扳動望遠鏡筒,使兩個視場匯合成圓形,這時目距的分划數就是觀察者的目距。 次使用望遠鏡后,應記住自己的視度和目距,再將使用時就可以直接裝定,使用望遠鏡觀察時應雙手持握,兩肘夾緊緊靠胸前,這種姿勢比較穩固,如果有工事或其他依托物,肘部應儘量支撐,特別是使用大倍率望遠鏡。在雪霧天氣或強烈日光下使用望遠鏡,可戴上濾光鏡,使觀察較為清晰。
望遠鏡中的密位分划可利用“上間隔,下1000,密位、距離擺兩邊,要想求得那個數,對角相乘除鄰邊”的公式,即可測方向角、高低夾角和目標距離。這在“軍事地形學”中有專門講述,是每個軍官或偵察兵的必修課程。
流入我國的 具望遠鏡是明天啟6年(1626年)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攜帶入京的。湯若望和李祖白兩人共同翻譯了《遠鏡說》一書,把西方望遠鏡的製作方法介紹到中國。崇禎2年(1629年),大學士徐光啟奏請裝配3具望遠鏡來測天象,由湯若望監製的望遠鏡崇禎皇帝還去看過。中國民間較早獨立製造望遠鏡,見諸記載的是明末蘇州人孫云球。據康熙《吳縣志》載,登上虎丘用孫云球自製的“千里鏡”試看,“遠見城中樓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靈岩、穹窿諸峰,峻贈蒼翠萬,象畢見。”
中國最早將望遠鏡用於軍事的則是明末蘇州人薄玨,“崇禎中,流寇犯安慶,巡撫張國維令玨造銅炮,設千里鏡視敵遠近,所當者輒糜爛。”薄玨創造性地把望遠鏡放置在自製的火砲上提高了射擊精度。
清代特別是 戰爭之後,外國的望遠鏡逐漸進入中國。如清康乾時期的宮遷畫師郎世寧所繪香妃戎裝像上,頂盔貫甲的香妃就令人矚目地握着一具單筒望遠鏡。從1859年英國人俄李范所着《跟隨額爾金勛爵出使中國日本親曆記》一書的插圖可知,當時入侵廣州的英法聯軍所使用的是單筒伽利略式望遠鏡(見彩圖,法國16型10倍望遠鏡)。
1937年5月,國民 軍政部兵工署 光學器材廠籌務處按照荷蘭的圖紙資料,在3個月的時間內仿造出荷 蘭式3倍直筒望遠鏡樣品。同年,柏林大學公費留學生龔祖同奉命到德國亨索爾茨廠實習,在威德特教授的指導下,與金廣路一起設計了6×30(即放大倍率6倍,物鏡直徑30mm)雙筒 望遠鏡。1939年1月,昆明22兵工廠(后與51兵工廠合併改為53兵工廠)開始試制雙筒望遠鏡。3個月后,試裝出 具雙筒 望遠鏡,從1939年至1949年,共生產了2萬余具。這種望遠鏡曾以當時軍政部部長何應欽的號“敬之”命名,后改稱“中正式”。這種望遠鏡左右目鏡均可按需要調焦,右目鏡中有密位分划,用於測量,鏡體上飾硫化皮制的防熱層,花紋大麵凸現,外觀粗獷。“中正式”及“軍政部造”的橢圓形標記用極細的金屬絲嵌入鏡體端面.
在 戰爭前,國民 軍隊不僅戰朮思想師法德國,連武器裝備也是由德國進口或仿德國製造。望遠鏡也不例外,從德國引進較多的是着名的“蔡司”望遠鏡。 戰爭中後期,國民 軍主力部隊曾批量裝備由美國提供的威斯汀豪森公司生產的M3型6×30和M16型7×50 望遠鏡(見彩圖)。這兩種望遠鏡在二距時曾大量裝備盟國部隊。值得一提的是,戰後日本自衛隊和臺灣軍隊亦仿製美國望遠鏡裝備部隊,美式望遠鏡不同于歐式望遠鏡,只能從後面(目鏡)方向打開,這種結構牢靠且密封性能好,但製造複雜,成本高。
無論是國民 軍的“中正式”還是不同時期進口的德國、美國以及英國和加拿大的軍秀望遠鏡,都曾被我人民解放軍大量繳獲,成了為我所用的戰利品。例如,紅軍有中央甦區反“圍剿”中繳獲的一具德國8倍“蔡司”, 戰爭時,一直為周恩來所使用 ;彭德懷元帥指揮西北解放戰爭時,一直使用的是一具德國6倍“蔡司”.解放戰爭中我東北野戰軍繳區美式望遠鏡較多,如羅榮醒元帥使用的是M3型6倍望遠鏡;指揮塔山阻擊戰聞名的胡奇才中將使用的是M167倍望遠鏡, 戰爭中,我軍繳獲侵華日軍6倍 望遠鏡多種,其中標明“富士”的日本望遠鏡,其實是德國“蔡司”的翻版,我八路軍——五題首戰平型關即繳獲日軍根據板垣師團第21旅團裝備的此種望遠鏡。日軍還有 砲兵使用的所謂“炮二型”6倍望遠鏡,以及TOKO8倍、10倍望遠鏡。
新中國建立初期,我人民解放軍裝備的望遠鏡多是引進甦聯、捷克和 德國的,如50年代進口甦聯的Б-6(6×30)和Б-8(8×30)望遠鏡,捷克的ХЪК6×30、30ХЪК8×30望遠鏡,以及 德國耶拿(JENA)製造的“蔡司”6×30、8×30及7×50、10×50、15×50幾種望遠鏡,50年代,中國進口的 望遠鏡,無論是光學系統還是外觀,德國“蔡司” ,甦聯次之。捷克的ХЪК望遠鏡外觀較粗糙,鏡體沒有採用硫化膠皮的防熱層,而僅塗以黑漆。
60年代初,我國的望遠鏡也同其他武器裝備一樣,走自行設計生產的道路,我國自行生產了62式15×50望遠鏡 。這3種國產 望遠鏡與眾不同的是稜室前護蓋上裝有固定的乾燥器,特別是62式8倍觀察望遠鏡的左物鏡后焦面裝有一個感光屏,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紅外光源的影像即可觀察到敵方使用紅外夜視器材的情況。近年來我國採用 技術,又為部隊設計生產了GG88-212型12倍及Y/GG95-7型7倍望遠鏡。這兩種望遠鏡除密封性能好、光力強之外,還在測量分划中增加了視距曲線,可迅速讀出目標的概略距離。
德國STEINER(視得樂)望遠鏡-軍事記實
例証1:
在海灣戰爭時期,有10萬架視得樂望遠鏡被盟軍使用,它們的高可靠性和強大的功能被現場証實。盟軍總司令諾曼將軍在使用了這種望遠鏡視察軍營情況和作戰過程之後,他自己便非常信賴和喜愛這種卓越的視得樂產品。
例証2:
視得樂不僅是世界上 望遠鏡製造廠商,同時也是望遠鏡行業中 實力 性公司,因為視得樂望遠鏡中具有技術非常 的集成定向器和激光保護裝置。在最近幾年里,在光學觀察裝置里配置激光保護過濾器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而視得樂是世界上 家可以製造並提供具有激光保護過濾器望遠鏡的公司。自從視得樂在這一領域開始研究和發展這一工程以來。他們在這一關鍵技術領域已經獲得豐厚的知識和經驗,這種技術成果為視得樂的 客戶帶來很大的受益。
例証3:
作為 望遠鏡行業的 廠商,視得樂公司在1989年與世界上所有着名望遠鏡製造商競標中,獲得了美軍有史以來 望遠鏡訂單。其 的地位和崇高的聲譽因此而得到有效証實,並自此而與日俱增。
在視得樂向美軍提供的72,000架 望遠鏡之中,只有4架被退回。我們想這一點已很清楚地說明瞭問題。因為全世界都知道美軍對製作的材料和工藝都有着最嚴格的要求和 的標準。
例証4:
視得樂一直在製造並已履行大量 訂單,相應的驗收測試也由相應的軍事部門的測試機構根據他們的測試標準在廠內測試。視得樂望遠鏡曾先後經過了德軍AQAP4測試和美軍MIL-1-45208A和MIL-1-9858A測試。
例証5:
視得樂 望遠鏡是光學專家多年的研究和與軍事用戶廣氾的經驗交流的結果。例如特別小巧的結構使得重心轉向用戶的手掌,所以長時間觀察不會覺得疲勞。望遠鏡的圓肩式外形使得它很容易進出於坦克等裝備而不會受阻。特殊的 鏡片固化結構確保在被劇烈振動和撞擊的情況下保持穩固,防滑橡膠護殼和加固網為實際使用提供了額外的保護。
視得樂已經向世界上67個不同的國家的軍事當局提供過共30多萬架 望遠鏡,所以毫無疑問,視得樂是世界上 望遠鏡供應商。因為我們與其中許多國家的軍事當局保持密切的聯繫,並且提供產品維修及其他服務,我們清楚地知道這些客戶都對視得樂望遠鏡感到非常滿意。
關於視得樂望遠鏡的 雜誌評論
新西蘭月刊 10/2001
推出的夜鷹7×50具有 影像效果,影像中物體與物體邊緣的清晰度無與倫比。
紐約郵報09/31/2001
遠足和露營人士最細節性的助手!
德國視得樂望遠鏡公司為獵手在夜間跟蹤獵物而研製出了夜鷹望遠鏡,然而熱愛動物的遠足和露營人士卻都發現它非常有用。特殊的稜鏡、高精度的鏡片和高清晰的塗層可以捕捉和穿透所有週圍光源的反射光,包括月光、星光甚至從動物眼睛中反射的光線。結果在黑暗中具有更好的彩色影像效果,所以你可以仔細觀察前方地形或搜尋野生動物。目鏡中屈光器免除了近視人士對眼鏡的需要。從20碼到無限遠不需要調焦。水壓式防水,外層橡膠護殼使它具有很好的抗震效果並且易於抓握。
新西蘭月刊10/2001
夜鷹7×50望遠鏡是世界上現有望遠鏡中 望遠鏡!視得樂因為推出了新型夜鷹7×50而引起轟動。這一款望遠鏡是最為堅固的一款,適用於最為嚴峻的狩獵任務。革命性的新式鏡片,無與倫比的透光性使你獲得很明亮的影像。新式塗層讓您體驗從未看見過的高清晰三維效果。人體工程學設計的鏡杯外形,觀望舒適且無側光干擾,獲得專利的特製通風系統杜絕霧化。
巴林月刊09/2001
視得樂望遠鏡以最為堅固,特別適合於軍事任務和不斷推出新技術而聞名于世。作為 望遠鏡的 性廠商,視得樂被世界上公認為"望遠鏡的專家"。在光學領域中,它是世界上着名的望遠鏡專業企業,出口量約占生產總量的70%。在國際上各大市場共有65個代理商,由於它雄厚的技術力量和高級技工的通力合作,在望遠鏡行業不斷取得技術突破,並推出新產品。
“生命探測技術”在應急救援、反恐、軍事等領域有廣氾的應用前景。雷達式生命探測技術因其具有非接觸、穿透力強、能精確定位探測的特點,使其成為目前 活力和潛力的生命探測技術之一。從1998年起,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金等項目資助下,第四軍醫大學王健琪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對這一課題在我國率先開展系統研究。2004年,研製出我國首台線性連續波(LCW )“雷達式生命探測儀”, 通過了軍隊科技成果鑑定,填補了我國一項空白;2005年研製出我國首台警用“隔牆探人雷達”,通過了公安部科技成果鑑定;2006年研製成功用於搜救的超寬譜(UWB) “生命探測雷達”,通過了國家消防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自主研製該類生命探測儀的國家之一,該儀器在2008汶川大地震傷員搜尋中顯示出良好的救援效果。該項研究成果的取得,打破了我國“生命探測” 裝備長期依賴進口,完全受制于人的局面,有助于提高我國應急救援能力,為國家安全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生命探測技術”是用來探測人類生命體、並確定其狀態的技術,一般要求能夠穿透遮擋物,能夠探測人類生命特征;該技術在應急救援、反恐、軍事等領域有廣氾的應用前景。目前國際上“生命探測技術”按探測原理主要可分為:音頻探測、視頻探測、雷達式探測等。音頻探測:主要是通過傳感器獲取存活者的呼救聲波或廢墟中的震動(如存活者的掙扎、敲擊等)信號,來達到探測生命的目的。其侷限性在於易受環境和噪音的干擾,特別是當倖存者無力呼救和掙扎時,該類探測儀將可能失效。視頻探測:主要是利用可見光或非可見光(如紅外光),通過CCD傳感器獲取影像再傳送到顯示終端;使用中需要將光學探頭及線纜穿過孔隙來獲取探測區域的視頻信號。上述兩類探測技術相對成熟,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為此人們追求更 、更有效的探測方法,從而催生了雷達式生命探測技術。雷達式探測:主要是由雷達天線定向發射可穿透非金屬遮擋物(廢墟、磚混結構牆體等等)的電磁波,該電磁波遇到人體后,有關表征人體生命活動的呼吸甚至心跳等微動被調製到反射的電磁波上,並被接收器接收;對接收器接收的回波,經過 的信號處理,提取出生命信息,達到探測生命目的。該類探測儀不需要與物體接觸,也不需要打鑿孔洞、裂隙,可在被各種非金屬物質隔離覆蓋的情況下探測到生命體。與基於紅外、光學及超聲的探測技術相比,雷達式生命探測技術因其具有非接觸、穿透力強、能精確定位探測的特點,使其成為目前 活力和潛力的生命探測技術。
目前,雷達式生命探測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美、中、俄、德等國家。起步約在80年代中後期;當時,美國以戰場傷員生命探測為應用背景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隨後逐步擴展到傷員搜尋、反恐、醫學診斷和監護等應用領域。前期研究主要以線性連續波(LCW)雷達作為平台,但由於其缺少目標距離信息,使其應用面受限。隨着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功率脈衝器件的突破,國際上近期的研究主要以超寬譜(UWB)雷達作為平台,其強的穿透能力和高的距離分辨率,使這種技術更適合於應急搜救。由於該技術具有特殊的應用前景,主要表現在:可快速尋找埋藏在廢墟、坑道、雪地里的傷員;可用於戰場對隱蔽人員的偵察;可對炸傷、燒傷等不宜採用接觸檢測方式的傷員進行監護;在國家安全方面可用於對恐怖分子、 犯進行隔牆監測。而這些領域大多都關乎國家安全,所以其中一些關鍵技術受到各國的嚴格保密。
為了打破國外的技術壁壘,同時也為了滿足國家和國防的應用需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金等的資助下,第四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王健琪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從1998年起,針對這一課題在我國率先開展了系統研究。經過長達十年的不懈努力,研究了不同頻段的雷達波信號在有耗分層媒質中近端傳輸特性,分別研究了LCW(毫米波、釐米波、分米波)、UWB(超寬帶)雷達式生命探測系統;提出了採用零中頻相幹解調有利於生命信息的檢測,採用平衡相幹檢波技術有利於提高檢測靈敏度等系統設計原則。針對強雜波信號和動目標干擾的抑制這一關鍵問題,提出了間歇式、最短延時凹點定位雜波對消技術,有效的抑制了強雜波,解決了雷達式生命探測中的一個技術難題;提出了跟蹤干擾譜峰的二次濾波算法,在一次濾除呼吸信號頻帶外干擾信號基礎上,運用一種譜峰跟蹤算法,追蹤帶內干擾信號譜峰,並二次濾除干擾信號,較好的抑制了動目標干擾;雷達回波中微弱生命參數信號的提取和分析是一個難點。研究組針對探測到的人體呼吸、心跳等生命參數信號具有窄帶、准週期、信噪比低的特點,提出了一種頻域積累方法,借助快速傅里葉變換將信號由時域轉換到頻域后進行積累,避免了時域積累所需的週期對準,有效的提高了信噪比;還提出了一種在時頻兩域多閾值、多參數融合的生命體判別方法,較好的解決了微弱生命信號提取和生命特征自動判別問題。
研究組在多年不懈的研究基礎上,于2004年研製出我國首台LCW “雷達式生命探測儀”,通過了軍隊科技成果鑑定;該儀器在自由空間的探測距離達50米,可穿透2.3米厚度的磚牆探測到人的呼吸。專家組認為該項成果整體研究水平居 、國際 ,填補了我國一項空白,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等欄目進行了報道。2005年研製出我國首台警用“隔牆探人雷達”,通過了公安部科技成果鑑定;2006年研製成功用於搜救的UWB“雷達式生命探測儀”,通過了國家消防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該儀器穿透廢墟深度可達9米,可探測靜止人員的呼吸,並能給出目標距離信息;作為中國應急救援隊使用的搜救設備,參加了2006亞太地區地震搜救演練,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自主研製該類生命探測儀的國家之一。該儀器在2008汶川大地震傷員搜尋中,為成功營救曲山小學5位倖存者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初步顯示良好的救援效果。上述研究成果,打破了我國“生命探測” 裝備長期依賴進口,完全受制于人的局面,使國外同類儀器在國內售價由每台人民幣300-500萬降到70萬元。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金等項目資助下,目前我國雷達式生命探測技術研究基本達到了國際 水平。隨着應用推廣與研究深入,將進一步提升我國生命探測技術研究的整體水平,這對提高我國應急救援能力、為國家安全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具有重要意義。